“压力肥”“幸福肥”“懒癌肥”……人到中年,总是避免不了发福,桐庐50多岁的老李(化名)就是其中一员。
老李从小就是“大块头”——身高177cm的他足有90公斤,BMI超过28,妥妥的肥胖人群。家里人劝他控制体重,但干工程的老李觉得自己这叫壮实,哪里就胖了?
今年,老李却遇到怪事,饭照常吃,工作也没变多,体重却像过山车一样往下掉,足足瘦了20多斤,而且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更让人想不通的是,全身都瘦了,但那“啤酒肚”却纹丝不动。
家人赶紧带他到附近医院检查,腹部CT发现,老李肚子里有一个足足20cm的肿块!医生建议他尽快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进一步就诊。
老李鼓足勇气,走进蔡松良主任医师的专家门诊。经过穿刺,他被确诊为腹膜后脂肪肉瘤。这是一种非常“狡猾”的肿瘤,对放化疗等均不敏感,只能手术切除。
但手术也不是说做就能做,经过这段时间的发展,肿瘤又变大了,最大直径已超过30cm。
“巨大的肿瘤将整个腹腔内的脏器被挤到各处,导致解剖结构紊乱,肿瘤血管难以充分暴露。脂肪肉瘤也极易复发,如果切除不完全,可能会复发,甚至需要将肿瘤累及的器官、血管一并切除;如果游离过度,则可能对腔内正常器官造成损伤。”蔡松良直言,手术难度较高,但如果不加干预,它会持续变大,进一步压缩其他正常器官的生存空间,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甚至肠梗阻等。
现在,手术已经刻不容缓。针对老李的情况,医院为其启动了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机制,多位专家共同拟定手术方案。
手术开始后,当医生们打开老李的腹腔,发现整个腹腔都被肿瘤胀满,上至肝下,下至盆腔,右肾被整个包绕,升结肠也被肿瘤顶起到腹部正前方,小肠被挤在左侧腹部和上腹部。
近三个小时的分离后,老李的腹腔内的“炸弹”终于被整个取出,肿瘤足有34cm×26cm×11cm,相当于5台14寸笔记本电脑摞在一起。
术后一周,老李顺利出院继续调理。经历这一遭,如今的他体重只剩下60公斤左右。聊起这段被迫“减重”的经历,他仍旧百思不得其解——正常人肚子里怎么能长这么大的肿瘤!
蔡松良表示,脂肪肉瘤是一种非常“狡猾”的恶性肿瘤,虽然在恶性肿瘤中占比很低,但只要有脂肪的地方都可能发生,由于腹膜后脂肪组织较多,因此常常是脂肪肉瘤的高发部位。
脂肪肉瘤可以发生在任何一个年龄段,以40岁-60岁之间的人群较为常见,而且虽然脂肪肉瘤与脂肪细胞异常增生有关,但并非肥胖人群才会发病。而且在发病初期,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当肿瘤压迫到周围的器官和组织后,患者才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甚至肠梗阻、少尿等症状。
蔡松良提醒,对于腹膜后脂肪肉瘤,外科手术是当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因此,如果能够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利于医生完整、彻底地切除肿瘤,有效防止复发和转移。常规体检中的腹部B超,就能够较早发现其踪迹。因此,每年的体检很有必要,及时发现、及时干预。
万隆优配-能加杠杆的炒股软件-炒股配资App-配资炒股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