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测试方法
磨粒磨损试验
橡胶轮磨损试验:将铬板材样品固定于试验台,以石英砂为磨料,在特定压力下与旋转橡胶轮摩擦,测量磨损体积或质量损失。
销盘磨损试验:使用硬质合金球或陶瓷球作为对磨件,在恒定载荷下滑动,通过磨损深度评估耐磨性。
冲击磨损试验
落锤冲击法:模拟动态工况,通过落锤冲击板材表面并加入磨料,测量磨损深度与面积变化。
振动磨损测试:适用于高频振动环境下的耐磨性评估,需记录摩擦系数波动范围(如±30%)。
硬度测试
铬板材硬度(HRC 58-62)与耐磨性正相关,需采用洛氏硬度计(HRC标尺)或维氏硬度计(载荷1kgf)多点测量取均值。
二、标准化操作流程
步骤技术要点依据标准
样品制备表面抛光至Ra≤0.8μm,避免划痕干扰测试结果。ASTM E415
试验条件控制温度23±5℃、湿度≤70%,磨料粒度标准化(如石英砂80-100目)。ISO 1518
数据采集磨损量需通过精密天平(精度0.1mg)或3D轮廓仪测量111。GB/T 30786-2014
三、关键影响因素
材料特性
铬含量≥30%时,Cr₇C₃碳化物占比超50%,耐磨性可达低碳钢的20-25倍。
冷变形处理(如30%变形量)可诱发马氏体相变,提升硬度至42HRC,磨损率降低42%。
工艺参数
电镀铬层耐磨性与电流密度(50-70A/dm²)和温度(54-56℃最佳)强相关。
堆焊工艺中横向裂纹控制影响耐磨层结合强度,需通过金相检测碳化物分布均匀性。
环境干扰
高温(>600℃)会导致铬碳化物氧化,建议耐热型板材添加钼/钒合金以维持性能。
四、行业应用差异
重工业领域:优先采用橡胶轮法模拟矿石冲击,磨损体积需≤3.2×10⁻⁵ mm³/N·m。
精密制造:需结合划痕测试(如金刚石划针法),评估涂层附着力与微米级磨损深度。
五、注意事项
测试前需校准设备,未校准可能导致硬度值偏差达4 HRC。
盐雾试验后若点蚀密度>5个/cm²,需优化镀层工艺或添加缓蚀剂。
如需特定工艺(如电镀或堆焊)的耐磨性优化方案,可进一步提供应用场景以定制分析
万隆优配-能加杠杆的炒股软件-炒股配资App-配资炒股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